联系电话

联系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IC厌氧反应器的技术优势 > IC厌氧反应器的工艺原理及过程 IC厌氧反应器的工艺原理及过程

IC厌氧反应器的工艺原理及过程

 
 

一、工艺原理
    IC厌氧反应器高度可达16m~25m,高径比一般为4—8,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混合区、颗粒污泥膨胀床区、精处理区、内循环系统和出水区。其中内循环系统是BYIC工艺的核心部分,由下层三相分离器、沼气提升管、气液分离器和泥水下降管组成。与UASB、EGSB反应器的显著差别在于“BYIC厌氧反应器特有的内循环结构”利用沼气膨胀做功在无须外加能源的条件下实现了大量混合液内循环回流。强化了传质过程,大幅度提高了有机质的去除效率。

二、工艺过程

    废水首先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并与来自泥水下降管的回流液充分混合,然后进入颗粒污泥膨胀床区进行生化降解,该区域COD容积负荷很高,大部分COD在此处被降解,产生的沼气由下层三相分离器收集,由于沼气气泡形成过程中对液体所做的膨胀功产生了气体提升作用,使得沼气、污泥和水的混合物沿沼气提升管上升至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沼气在此处与泥水相分离并被导出处理系统。泥水混合物沿着下降管返回至反应器底部,与进水充分混合后进入污泥膨胀床区,形成所谓的内循环。经颗粒污泥膨胀床区处理后的污水除一部分参与内循环外,其余污水通过下层三相分离器,进入精处理区进行剩余COD降解与产沼气过程,提高和保证了出水水质。由于大部分COD已被降解,所以精处理区的COD负荷较低,产气量也较小。该处产生的沼气由上层三相分离器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并被导出处理系统。精处理后的废水经上层三相分离器后,上清液经出水区排出罐外。